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27|回复: 0

重庆的四公里、五公里、六公里、七公里、八公里、九公里是怎么来的?

[复制链接]
  • 打卡等级:热心大叔
  • 打卡总天数:325
  • 打卡月天数:18
  • 打卡总奖励:4960
  • 最近打卡:2024-05-18 12:05:55

77

主题

0

回帖

5407

积分

六级站长

积分
5407
发表于 2023-1-29 09:5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重庆有个四五六七八九公里,这背后却有一段中国人民不畏强敌,抗战到底的热血岁月。上了点年纪的人可能都还记得那一声声吆喝,啊, 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公里,走不走,上车就走啊,那是一种叫做康福莱的中巴车。招手就停,现在 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公里依然作为地名存在,还成为不少轻轨站点的名字。有外地朋友就觉得,重庆取地名直接用公里数,缺点文化内涵,甚至还有点土。其实这背后有一段相当悲壮的历史。和当时川黔公路有关。
事情还要从1931年说起。918事变以后,日本占领了东三省,国民政府急需重新建立大后方,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云、贵、川三省。然而这时候的大西南高山连绵,大河密布,交通极为不便,必须要修建一条公路来运送军队和物资。1935年2月,川黔公路开工,先以工兵为主,后征调民工13万日夜赶休,于6月15号通车。重庆有了第一条从陆上通往外省的公路通道。川黔公路起于重庆海棠溪,止于贵州,全程的是480公里,它也成为抗战时期军用物资的运输线和重要的交通动脉,也是后来连接滇缅公路通往东南亚的出海大通道,是唯一的一条国际援华物资运往中国内地抗日前线的生命通道。
卢沟桥事变后,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,中国军队被迫后撤。1940年9月,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,长江南岸一带自发居住的人越来越多,特别是以海棠溪车渡码头到川黔公路一带。但此时的公路沿线还是荒山野岭和农田树林,没有正式的地名。按照当时川黔公路的修建要求,每修一公里就要标明起点到此点的里程,也就是有了按公里数命名的里程碑。于是当地居民就把里程碑的数字作为居民点的代称,而且当时四公里到九公里还储存了大量的军需用品,用公里数来命名也有保密的作用。当时的零公里从海棠溪算起,罗家坝粮站是二公里,罗家坝是三公里,不过后来并没有叫二公里和三公里,保持了原有的地名。之后就叫 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公里沿用至今。知道这些故事之后,我是感慨万千。现在老川黔公路已经变成了渝南大道,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。让我们致敬那些在抗战中勇敢付出的英雄们。


今日问答 www.jinriwenda.com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强调下版规的规定,如有恶意灌水从重处罚:
1.直接复制标题内容的;
2.禁止纯数字或者纯字母的;
3.乱打一通文不对题;
第一次删帖扣分处理,第二次直接禁言或封号处理,绝不手软,请大家珍惜自己的账号!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